2016、2017年度紡織化纖類項目大盤點
日期:2017-12-07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高品質聚乳酸纖維及其紡織品規?;苽渑c應用”、“再生纖維素纖維高效低耗規?;苽浼夹g”、“生物基聚酯、聚酰胺高效聚合紡絲技術”等項目陸續啟動,再次聚焦行業的目光,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各重點專項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實施的載體,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圍繞解決當前國家發展面臨的瓶頸和突出問題、以目標為導向的重大項目群。就紡織化纖行業而言,具體項目要對接國家和行業發展需求,對我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基礎性、拓展性作用,要在我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中起到重要引領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冀望“(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所有項目組成員要形成一個支撐我國紡織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大創新團隊,在紡織產業新發展的國際平臺上比拼,站到世界前沿;關鍵技術扎到深處,瓶頸問題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落到實處,示范應用取得成效?!?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行業進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項目情況,小編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年度、2017年度的項目進行了一番梳理。截至目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2016、2017年度紡織化纖類項目共有四個子任務,包括12個項目,且所有項目均已啟動運行。具體如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16年度紡織化纖項目
一
化纖柔性化高效制備技術
項目名稱
聚酯、聚酰胺纖維柔性化高效制備技術
項目承擔單位: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義烏華鼎錦綸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百宏聚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
項目目標:建立大容量聚酯、聚酰胺聚合與紡絲高度融合的一體化差別化功能化集成開發與應用系統,實現全流程仿真及柔性化高效制備關鍵技術原始創新,實現大容量、連續化、柔性化的統一,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內容:研究基于聚酯、聚酰胺聚合、紡絲動力學與結構演變機理的全流程計算機模擬,己內酰胺環狀低聚物形成和低含量控制機理;研究聚酯、聚酰胺的多元組分、多點添加與協同強化技術,紡絲組件、吹風與成形模塊化及互換技術,聚酰胺環吹風紡絲技術,聚酰胺萃取濃縮液高效裂解回用技術,開發多功能聚酯、聚酰胺纖維,進行大容量差別化聚酯纖維開發與應用示范、大容量差別化聚酰胺纖維開發與應用示范。
項目啟動日期:2016年9月19日
項目名稱
高品質原液著色纖維開發及應用
項目承擔單位: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單位
項目目標:開發出高品質原液著色纖維高效制備與高水平應用產業化技術,建立顏料/染料、色母粒、纖維一體化的品質和基礎色檢測方法及標準體系,纖維制備與應用技術規范和數據庫,建成國際先進水平的中試驗證平臺和產業化示范線,實現原液著色纖維大規模制備和高水平應用示范。
研究內容:研究聚酯、聚酰胺原液著色纖維聚合、紡絲動力學與色彩變化機理;研究高比例、多元組分添加與高效均勻分散技術,高效色母粒、色漿制備技術,色母?;蛏珴{、功能組分協同控制及纖維制備技術,紡絲、整理工藝技術及專用助劑;建立原液著色纖維制備與應用數據庫和標準規范,形成工藝、裝備與控制系統的中試驗證平臺,實現原液著色纖維制備與產業鏈應用示范。
項目啟動日期:2016年9月6日
項目名稱
再生聚酯纖維高效制備技術
項目承擔單位:東華大學、寧波大發化纖有限公司、福建華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5家單位
項目目標:突破廢舊聚酯纖維制品物理化學法和化學法再生兩種關鍵技術。形成原料適應性好、加工技術柔性高、產品性能功能可調的聚酯再生循環體系,再生聚酯纖維制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內容:研究再生聚酯纖維過程控制機理及安全性評價;研究廢舊纖維制品主體組分識別技術,再生聚酯低能耗連續聚合、熔體高效純化技術,研究聚酯類纖維制品的分離、提純、染料及雜質去除與綜合利用技術,實現原料高適應性再生聚酯材料柔性化制備與應用示范。
項目啟動日期:2016年9月19日
二
高性能工程紡織材料制備與應用
項目名稱
高性能聚酯與聚酰胺66工業絲制備技術
項目承擔單位:浙江理工大學、神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等14家單位
項目目標:在聚酯、聚酰胺66工業絲制備與應用方面取得核心技術。突破高性能聚酯與聚酰胺66工業絲熔體直紡制備關鍵技術瓶頸,降低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實現產業技術由跟跑型向領跑型轉變;顯著提升工業絲主導品種品質和整體競爭力,建成萬噸規模高品質聚酯與聚酰胺66工業絲產業化示范。
研究內容:研究工程用高性能聚酯、聚酰胺66聚合物及纖維結構設計與應用機理;研究高分子量樹脂紡絲工藝技術及其專用助劑,高粘度聚酯、聚酰胺66熔體輸送粘度降與紡絲均一性控制技術,開發高強高模聚酯工業絲、高強聚酰胺66工業絲。建立高性能工業絲質量控制、檢測標準及評價方法體系。
項目啟動日期:2016年8月25日
項目名稱
土工建筑增強材料制備與應用
項目承擔單位:東華大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單位
項目目標:在短切纖維、土工材料制備與應用方面取得核心技術,實現土工建筑增強材料千噸級的應用示范,提升我國建筑與工程領域應用水平。
研究內容:研究建筑增強短切纖維、土工材料在應用環境條件下的服役行為與失效機理;研究建筑增強短切纖維制備及其在應用中的高分散技術,土工材料多重結構復合加工技術,研制高強度、耐老化土工材料;制定產品標準與應用規范,形成短切纖維在水泥混凝土和瀝青中應用示范,土工材料在交通、礦山、垃圾填埋領域應用示范。
項目啟動日期:2016年9月19日
項目名稱
高性能紡織結構柔性材料制備及應用
項目承擔單位:東華大學、上海申達科寶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工業大學等16家單位
項目目標:突破高密、立體經編增強骨架及濕法固網制備關鍵技術,研發環保節能、功能性涂層材料及實現高性能人體內補片國產化等。大幅提高紡織結構柔性材料的性能及穩定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內容:研究紡織結構柔性材料結構設計與應用機理,應用環境條件下柔性材料的服役行為與失效機理,生物醫用紡織材料結構設計和可控成形研究;研究高性能纖維的特種整經、編織與功能涂層技術,開展高強抗老化及自清潔紡織柔性復合材料研制及在膜結構、緩沖囊體、輸送帶領域應用示范;研究生物醫用紡織材料精細加工與后整理技術,建立高性能人體內臟器修復材料生產示范線;研究濕法非織造布及制品成型技術,形成產業化示范。制定產品標準、生產與應用規范。
項目啟動日期:2016年9月19日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17年度紡織化纖項目
三
生物基紡織材料關鍵技術
項目名稱
高品質聚乳酸纖維及其紡織品規?;苽渑c應用
項目承擔單位:恒天纖維集團有限公司、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恒天長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德福倫化纖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承擔。
項目目標:攻克聚乳酸纖維大規模產業化科學基礎和關鍵技術問題,建立國際領先的聚乳酸纖維低成本、大規模產業化的技術體系,實現聚乳酸纖維在服裝、家用、汽車等領域的規?;瘧?。
研究內容:研究以非糧為原料,培養新型菌種,建立乳酸綠色低成本先進制造技術體系;研究高純聚合級丙交酯--連續聚合--熔體直紡聚乳酸纖維低成本、產業化先進技術;研究聚乳酸纖維應用技術體系,包括織造、染整、差別化功能化、非織造布、復合材料等應用技術。
項目啟動日期:2017年11月19日
項目名稱
生物基聚酯、聚酰胺高效聚合紡絲技術
項目承擔單位:東華大學、江蘇國望高科纖維有限公司、凱賽(金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盛虹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承擔。
項目目標:突破生物基聚酯、聚酰胺聚合、紡絲與應用的關鍵技術,實現生物基聚酯、聚酰胺生產的大容量、連續化、高品質的統一,項目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內容:研究生物基單體原料對聚酯、聚酰胺纖維性能與制備的影響規律,研究新型生物基聚酯、聚酰胺聚合與成形動力學與結構演化機理;生物基聚酯、聚酰胺分子量及分布、色度的控制及穩定化關鍵技術;生物基聚酯、聚酰胺規?;B續聚合設計與工程化技術;生物基PTT熔體直紡長絲(FDY,POY)工程技術、復合紡絲及纖維彈性強化技術;生物基聚酰胺纖維規?;苽浼捌渥枞技夹g;生物基聚酯、聚酰胺專用漿料研究,織物低溫短流程染整加工技術。
項目啟動日期:2017年11月16日
項目名稱
再生纖維素纖維高效低耗規?;苽浼夹g
項目承擔單位: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東華大學、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吉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天竹竹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等14家單位承擔。
項目目標:萬噸規模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制備技術取得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領域實現高水平、規?;袌鰬?。
研究內容:研究再生纖維素漿粕性質對纖維性能與制備過程穩定性的影響規律,研究纖維素溶解、紡絲成形動力學與結構演變機理;研究新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的漿粕混配與活化、連續溶解、脫水、脫泡薄膜蒸發一體化、大容量干噴濕紡成形等高效連續制備技術、高效率低能耗溶劑回收關鍵技術,建立萬噸規模NMMO溶劑體系纖維素纖維制備與應用示范。
項目啟動日期:2017年11月15日
四
高品質功能纖維及紡織品制備技術
項目名稱
高品質阻燃纖維及制品關鍵技術
項目承擔單位:由北京服裝學院、四川大學、東華大學、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軍需裝備研究所、江蘇中鱸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峰集團有限公司、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等21家單位承擔。
項目目標:突破環保阻燃劑和長效阻燃聚酯、聚酰胺、再生纖維素纖維及制品制備與表面阻燃功能化關鍵技術,實現規?;€定生產和典型領域的大規模應用,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研究內容:研究纖維阻燃、抗熔滴、抑煙機理及調控機制,開發多元素協效的環保型阻燃劑及復配阻燃體系;攻克阻燃抗熔滴聚酯和聚酰胺聚合、紡絲、后加工產業化關鍵技術;突破高強長效阻燃再生纖維素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優化長效阻燃抗熔滴系列化紡織品結構設計,開發表面納米自組裝等阻燃功能化加工整理關鍵技術;完善織物阻燃防護性能評價體系。
項目啟動日期:2017年10月16日
項目名稱
高品質熱濕舒適紡織品制備關鍵技術
項目承擔單位:東華大學、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大千紡織品有限公司等14家單位
項目目標:以重建熱濕舒適性紡織品設計、制備和表征體系,推動我國舒適性功能紡織品可持續發展為總目標,建成10-12個具有帶動效應的產業化示范線,推動熱濕舒適性紡織品的全面市場化。舒適性功能紡織品的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結構設計與制造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研究內容:研究熱濕舒適功能纖維多重結構、形態設計與功能調控,紡織材料熱濕傳輸規律與協同控制,紡織產品熱濕舒適性檢測機理與評價體系;研究熱濕舒適功能纖維成分設計及制備技術,熱濕舒適功能紡織品設計,多組分復合紡紗、復合結構織造、多元纖維一浴染色、吸濕導濕調控功能整理關鍵技術。開展高品質熱濕舒適功能纖維制備與應用示范。
項目啟動日期:2017年11月16日
項目名稱
高保形紡織品制備關鍵技術
項目承擔單位:江南大學、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東華大學等11家單位
項目目標:針對高保形紡織品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和現有保形技術的不足,以大宗的棉、羊毛和聚酯纖維紡織品為對象,創新研發與集成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保形紡織品制備核心技術體系;突破高保形棉織物加工技術、高保形易護理毛織物加工技術和高保形彈性聚酯基復合纖維及其織物制備技術等紡織面料低損傷保形整理關鍵技術,建立高保形彈性復合纖維萬噸規模生產線,高保形面料在企業批量生產和應用。
研究內容:研究纖維多重結構、制品設計與協同保形效應,紡織面料在應用環境中形狀保持機理;研究高保形纖維成分設計、制備工藝技術,天然纖維純紡和混紡高保形易護理紡織品設計,新型結構紗線制備、高密抗皺織造、低損傷化學交聯染整關鍵技術;開展高保形纖維及高保形易護理紡織品制備與應用示范。
項目啟動日期:2017年11月18日
(來源: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
所屬類別:行業新聞